最新演出动态PERFORMANCE INFORMATION

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的豁达精神穿越时空,每个人都能在苏轼身上找到向往的诗和远方


用古诗词打开2022,在迎冬奥BRTV环球跨年冰雪盛典上歌手周深演唱的《光亮》让人眼前一亮。整首歌跌宕起伏,犹如一场盛大的焰火表演。作为大型纪录片《紫禁城》第六集的主题歌,歌曲中京剧的唱段采用了苏轼《定风波》中的诗句“莫听穿林打叶声”、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,来表达中国人在直面风雨及未知时的一种豁达态度。

苏轼,烛照古今的文学大家。学者朱刚说:“每一个中国人,如果认真审视自己的精神世界,必会发现有不少甚为根本的东西是直接或间接来自苏轼的,称他为中国人‘灵魂的工程师’,绝不过分。”
作为一代文豪,苏轼在诗、词、文、画等诸多方面都有极高造诣,但更为重要的是,他的个性、他的经历、他的哲学思想,影响了后世千百年来人们的思维走向。


最旷达的《定风波》

藏着苏轼道不尽的一生

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

宋神宗元丰二年八月,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,以作诗指斥乘舆、讥切时政的罪名下御史台,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“乌台诗案”。年底,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,这是苏轼生活上最为贫困的一段时期。在他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时,苏轼与朋友出游,风雨忽至,同行友人深感狼狈,但他却毫不在乎,泰然处之,吟咏自若,缓步而行。事后,苏轼用一首《定风波》,记述了这一场景与心境。

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
宋 苏轼
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
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
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
这首流传千古的旷世之作,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,也书写了苏轼的传奇人生。苏轼生活的北宋王朝内忧外患,积贫积弱。他少年得志,富有旷世奇才和爱国之心,却因一次次被卷入政治是非,而阔别了自己的理想抱负。苏轼一生有30次委任,更有17次流放或失宠,被贬之处从最西北的定州(今河北定县)到最南端的儋州(今海南儋州)。

虽身陷囹圄,仍富家国情怀,风雨之下,却悠然自得。苏轼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、“也无风雨也无晴”的人生态度,一直为文人墨客所青睐,也成为很多人郁郁不得志时的精神慰藉。


人生如逆旅

美食与诗均不可辜负

此心安处是吾乡

苏轼晚年时,曾题诗说“心似已灰之木,身如不系之舟。问汝平生功业,黄州惠州儋州。”其实这是苏轼的一种自嘲,黄州、惠州、儋州,是他被贬谪流放的三个地方,也是他许多经历和重要作品诞生之处。
在贬谪黄州时没有俸禄,于是已经四十七岁的苏轼便领着全家开荒种地。这块地在黄州宋城东门外,名“东坡”,于是苏轼便自号“东坡居士”。据记载,苏轼认为在黄州猪肉极贱,可惜“富者不肯吃,贫者不解煮”,他颇引为憾事。于是研究了一个极为简单的炖猪肉方法,就是用很少的水煮开之后,放上酱油,用文火炖上几小时。这就是现在“东坡肉”的起源。在被贬到惠州时,他天天吃荔枝、杨梅,还说“日啖荔枝三百颗”;写下了“试问岭南应不好,却道:此心安处是吾乡”的名句。
政敌章惇听说苏东坡在惠州日啖荔枝,待得还很惬意,于是气急败坏地说,那就让他去海南儋州吧。当时的儋州是极为荒蛮凶险的地方,在宋朝,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。被贬谪后的苏轼还有如下三条禁令:一不得食官粮,二不得住官舍,三不得签书公事。
于是他白手起家,在山上修了一栋草屋,取名叫“槟榔庵”。儋州湿热,房子又不透气,父子俩经常热得面红耳赤,没有吃的,他们就在山里采摘苍耳和青菜熬汤。他还研究了“东坡鱼”的做法,鲤鱼冷水洗后擦盐,里面塞上白菜心,放到锅里煎至半熟,再加上几片生姜、咸萝卜汁和一点儿酒,将出锅时放上几片橘子皮。被贬后食物和金钱匮乏,苏轼便自己动手烹调,反倒意外成就了一位“美食家”。他尝试了许多曾经人们不吃的食物,柑橘、查梨。经他之手,无人问津的猪肉变成东坡肉,难吃的青菜变成东坡羹,普通的烧饼变成东坡饼,这都是有记载的美食食谱,甚至至今仍可操作。
被流放时,除了制作美食,苏轼还改善了许多真正的民生问题。他疏浚西湖、建造苏堤,建造了“自来水网”,解决了杭州人民的吃水问题,建立了历史上第一家官办医院安乐坊,为贫民免费治病。流放惠州时,他教当地人使用新农具“秧马”种稻,以减轻负担,提高效率。
我们今天在网络上常用“呵呵”这样一个词,它最初的原意表开心,其实,“呵呵”这个词的首创者要算苏轼,他在儋州给朋友们写信,据说用了四十多个“呵呵”。纵使在他最艰难、潦倒之时,依然能够豁达洒脱。


一场诗词琴歌音乐会

让苏轼精神烛照古今

《如梦令——何怡中国诗词琴歌音乐会》

让东坡先生有趣的灵魂、豁达的精神穿越时空,我们每一位现代人都能在苏轼身上找到自己向往的“诗和远方”。

2022年1月16日,《如梦令——何怡中国诗词琴歌音乐会》即将在哈尔滨大剧院上演。音乐会共上演十四首作品,包括《暗香·旧时月色》《那惊起时的蝴蝶》《如梦令·常记溪亭日暮》《醉花阴·薄雾浓云愁永昼》《凤凰台上忆吹箫·香冷金猊》《声声慢·寻寻觅觅》《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《酒狂·桃花庵歌》《客至》《阳关三叠》《诗经·维清》等。选取的诗词有先秦时期的《诗经》,也有唐代王维、杜甫及宋代李清照、苏轼的经典之作。

琴歌,即抚琴而歌,是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。它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,历史可追溯到4000年前。《如梦令——何怡中国诗词琴歌音乐会》唯美地融合了古琴、诗词、戏剧艺术,加上最新的服饰灯光音效设计,在舞台上再现出古代文人墨客借诗咏志、借歌抒怀的艺术人生,或豪放,或婉约,或悠闲,或寂寥,充分诠释了古意高雅的中国文化之美。

音乐会通过多样元素的表现形式进行“时空穿梭”,巧妙地融入历史背景及相关知识的介绍,引导观众从“剧中人”的视角更直观地与历史共鸣。随着一个个音乐作品的展开,音乐会带领观众穿越历史,沉浸于诗词音乐的情境、心境、意境之中,与古代文人对话,感触其独立人格,进入其充满魅力的精神世界。 


何怡琴歌工作室


2012年创建于北京,旨在结合世界通用的音乐语言,创造性地挖掘与活化中国传统文人琴歌艺术。工作室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,重视古今文明的有机融合、及中西文化的创造性转换。汇聚国内顶尖音乐家与音乐学者,立足于【古琴琴歌艺术】的研究与创作,在世界范围推广中国传统文化,开展大量讲座及教学活动(哈佛、北大、国家大剧院等),同时也创作琴歌作品并举办演出(纽约林肯中心、北京音乐厅等)。2014年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,在全球范围举办琴歌讲座/音乐会等专场逾百场,演出逾千场,反响热烈,央视、新华社、人民网多次专题报道。何怡琴歌工作室于2019年始获敦和基金会资助。
何怡琴歌工作室出品系列音乐会:《南熏琴歌》专场音乐会(2014北京首演、欧洲巡演);《嵇康遇见舒伯特》中西雅歌音乐会(2017深圳大剧院首演、中国巡演);《暗香•MOON LIGHT》琴歌与弦乐四重奏音乐会(2019纽约林肯中心首演、中美巡演);《如梦令》中国诗词琴歌原创情景音乐会(2021北京国家大剧院首演)。

音乐家介绍


制作人、主唱:何怡

中国当代古琴琴歌音乐家、歌剧/音乐剧演员。国家艺术基金南熏琴歌项目总负责人;国家大剧院艺术讲堂主讲人;中国古琴弦歌大会专家;琴歌与少儿美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。

何怡自幼学习音乐与戏曲,14岁主演舞台戏剧,17岁举办首次个唱、并被中国音乐学院特招录取,后获声乐硕士。她多次受邀赴欧美访问,演出足迹遍布全球,获“纽约市文化艺术巨大贡献奖”,欧洲媒体称她为闪耀的中国歌唱家。她在哈佛大学、北京大学举办专题讲座;在国家大剧院、纽约林肯中心等举办逾100场专场音乐会;在荷兰歌剧院主演原创歌剧、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主演原创音乐剧。何怡的琴歌艺术受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及敦和基金会的支持。她重视古今文明的有机融合及中西文化的创造性转换,站在世界角度来演绎中国音乐之大美大善,通过何怡琴歌工作室赋予自己传承及弘扬中国音乐文化的使命,创编推出《南熏琴歌》《嵇康遇见舒伯特》《暗香•MOONLIGHT》《如梦令》等多部系列专场音乐会,深受业内外广大观众的喜爱,是当代中国琴歌艺术的领军人物。

古琴:李谦

青年古琴家、北京语言大学古琴教师。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。多次参加人民大会堂、国家博物馆的大型演出和电影、电视剧、话剧的录音和现场演奏。

箜篌:马罗

青年箜篌演奏家,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,箜篌、作曲双专业。曾获第五届美国“华音杯”、第五届“中国音乐·国音杯民族器乐大赛”等,多项国际全国专业类比赛箜篌独奏组金奖与银奖。

笛、箫、埙肖凯迪

青年竹笛演奏家,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,现任哈尔滨音乐学院竹笛教师。曾获文化部第三届、第四届、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——文华奖,并成功举办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。曾多次受邀出访美国、加拿大等国家演出。

主创团队

导演:李雄辉

音乐剧导演,中央戏剧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音乐剧系党支部书记。导演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内外多项大奖。

音乐总监、作曲:刘青

作曲家,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复调教研室主任。华人女作曲家协会副主席,中国音协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会副秘书长。多项国家级艺术项目的独立作曲,其委约作品在全球范围上演。

影像设计:李东青

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

文学顾问:李轻松

国家一级作家、职业编剧。沈阳市作协主席,沈阳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。

历史顾问:程义峰

历史学博士,其《历史的荷尔蒙》系列书籍屡次荣登历史类书籍销量榜首。

作曲:吴叶

中央音乐学院副研究员,音乐学者。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。

作曲:金蔚

古琴家、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副秘书长、中国三峡博物馆特约研究员。

古琴订指法:吴文光

当代古琴泰斗级人物,虞山吴派最具代表性传承人;留美民族音乐学哲学博士;第一批国家级古琴非遗传承人;中国音乐学院著名教授、博导。

打谱:王迪

古琴家、音乐学家、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。

打谱、古琴订指法:何怡、林晨

林晨,古琴家&音乐学者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、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、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副秘书长。


如梦令

何怡中国诗词琴歌音乐会

2022年1月16日 19:00

哈尔滨大剧院 · 歌剧厅